网站首页  >  员工园地  >  本科生园地  >  正文

明知笃行|溯关中文化,品三秦风情——公司赴陕西省西安市关中文化调研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2-09-03

【核心提示】为深入学习关中文化,聚集力量讲好关中故事,715日至21日,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赴陕西省西安市关中文化调研团开展为期7天的关中特色文化学习活动。

关中,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为深入学习、传承、弘扬关中文化,聚集力量讲好关中故事,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赴陕西省西安市关中文化调研团于715日至21日开展了为期7天的关中特色文化学习活动,通过视、听、味等多个感官体会关中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用新一代的“手”继续书写文化故事。

探访易俗社感受秦腔艺术豪迈

秦腔,是中国汉族最古老戏曲之一,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秦腔从装扮的古典独特、服饰的千变万化,到内容的朴实粗犷、唱腔的豪放夸张,都凝聚着关中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精神,承载着厚重的关中文化。


“移风易俗倡复兴,赳赳老秦永向前。”716日,恰逢西安易俗社成立110周年之际,调研团前往易俗社文化街区进行参观,沉浸式感受秦腔发展演变及其艺术成就。在这里,调研团了解到秦腔的舞台妆容、舞台布景、服装道具和打击乐器,参观了《将相和》中的廉颇、《蝴蝶杯》中的卢凤英以及《镇台念书》中李翠仙等栩栩如生的戏曲人物蜡像,也欣赏了秦腔的一些特色剧目。其中,《三滴血》作为易俗社影响最广的戏曲,以其曲折有致的剧情、激越婉转的唱腔、流畅委婉的音乐、精致凝练的舞美,深深震撼着调研团每一位成员的心。


在学习秦腔艺术的同时,调研团通过馆内陈列的旧物、图像和文字中,了解到易俗社一个多世纪以来百折不挠、风雨兼程的历史。在辛亥革命的背景下,易俗社甫一成立,便发时代之新声,以教育民众、启迪民智为己任,民族危难之际,更是多次出演抗战戏剧,宣扬抗日救国。逆境之中,易俗社的成员们始终坚定信念,不断发展壮大;新时代背景下,他们锐意改革,在创新中前行。参观至此,团队成员王劭翌不禁感慨道:“易俗社的百年奋斗,不仅为秦腔艺术融入了关中人民坚韧顽强的血性,也为关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观小雁塔探寻关中建筑风韵

717日,调研团前往小雁塔西安博物院。小雁塔,又称“荐福寺塔”,建于唐景龙年间,为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佛图,是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标志性古建筑,与荐福寺钟楼内的古钟合称为“关中八景”中的“雁塔晨钟”。


小雁塔作为密檐式砖结构佛塔,由地宫、基座、塔身、塔檐等部分构成,是唐代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汉族文化的标志性建筑。虽然调研团前往参观时小雁塔已经不再开放,但置身景区内然可以听到悠扬清亮的钟声萦绕在小雁塔周围。团队观察发现,不同于大雁塔的巍峨雄壮,小雁塔塔型更加秀丽,塔檐上多为镂空雕刻,基座石门上布满精美的祥云、蔓草线刻,具有浓浓的禅意。并且小雁塔格外清幽静谧、安静独特,成员们坐在塔边的古木下休息,以古槐、古楸为阴,彷佛梦回唐朝时期的槐市。

深入回民街品味关中特色风味

凉皮、肉夹馍、油泼面、羊肉泡馍作为关中特色美食,向来深受关中人民喜爱。为探寻品味更多关中美食,718日,调研团一行人前往了西安著名的美食文化街区——回民街。


回民街所处的北院门,原为清代官署区。调研团走过北广济街,穿过西羊市,品尝了各种关中美食。肉夹馍素有“中式汉堡”的美称,白吉馍外皮松脆,内陷绵软。而用猪肉做成的腊汁肉,肥而不腻、汁香肉嫩,再配上口味酸香鲜辣,筋道又细薄的凉皮,令人赞口不绝。调研团以一碗凉皮搭配一份腊汁肉夹馍开胃,沿途品尝了粉蒸肉、绿豆酥、甑糕、桂花糕等美食。最后,调研团以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泡馍收尾,结束了美食之旅。一天的行程,有酸、有甜、有辣,以肉和各种主食为主的食物几乎占满整个回民街,这也显示了关中人民对肉和碳水的偏爱,彰显着其朴实踏实的性格特色。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深入了解到关中文化独特的魅力,更是爱上了西安这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过程当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一种力量。”作为老员工,团队成员在此行后更加认识到应当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把学到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运用于实践之中,如此中华民族才能够在世界文化激荡和世界民族之林中坚守文化自信。

文字:柯

图片:王劭翌

审核:蔡